English

我国小剧场戏剧新特点透视

1999-08-12 来源:光明日报 梁鸿鹰 我有话说

小剧场戏剧是一种强调观演交流功能的话剧样式,它19世纪末兴起于欧洲,六七十年代达到又一次高潮,是戏剧领域中的现代主义艺术思想对资本主义社会主流文化、通俗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对抗和反拨,其特征是大胆直率地表达反传统文化的思想与趣味,在艺术手段上追求前卫性,不以赢利为目的。

90年代以来,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明显出现两种轨迹,一种情况是有些艺术家仍执著地进行远离大众的所谓“探索”,热衷于将剧场变为“圈里人”孤芳自赏的实验场所,如牟森《与爱滋有关》的“反戏剧”,孟京辉《我爱XXX》对传统话语的颠覆,李六乙《雨过天晴》的意义含混等。这类作品不仅很难得到一般观众的认可,而且艺术界的“知音”也越来越少。另一种情况是有相当多的戏剧家,在用小剧场戏剧样式向传统话剧模式挑战的同时,对传统的戏剧因素给予相当重视,形式上只做局部的有限改革,力图以此吸引日益流失的观众,为新的剧场运行体制和商业化戏剧积累经验,《留守女士》、《灵魂出窍》、《情感操练》、《热线电话》、《同船过渡》、《夕照》和《绿色阳台》等就是代表性剧目,这些既坚持小剧场戏剧独有品格又兼顾我国观众欣赏水平的作品,正是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主流。

可以说,走向大众,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世俗化趋势是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显著特点,曾经以“先锋派”姿态出现于剧坛的小剧场戏剧家,开始重新关注世俗的社会“热点”问题,只不过并非聚焦于政治或社会的重大课题,而是注意探讨人在一定环境中的心理、情感变化,如《留守女士》、《大西洋电话》涉及出国留学题材时对人们的精神观念、心理情感的表现,《情感操练》、《同船过渡》、《生为男人》、《俺爹我爸》对普通人经历和个体生命体验的挖掘等,就是突出的例子。这类作品在表现形式上基本采用通俗平易的写实方法,只局部地进行观演关系的探索,注重演员表演功力的发挥,贴近观众,引起了较大反响。

商业化趋势也是90年代小剧场戏剧的显著特点,在市场经济对文化的制约越来越深刻的条件下,小剧场戏剧正在从过去单纯的“艺术创作”体制,转换到“制作产品”的运作轨道,不少艺术家以及独立制作人看中小剧场戏剧人员少、投资小、成本低、制作简便的特点,对小剧场戏剧进行商业性开发,也有一些剧院团把小剧场戏剧作为缓解经济压力、摆脱观众减少窘境的有效对策之一。面对剧本匮乏的现状,不少小剧场戏剧家还纷纷将目光投向经过时间考验的外国名剧,推向市场往往能取得较好收益。

当前,小剧场戏剧作为与主流戏剧和商业戏剧共存的独特形式,已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与崇尚创新的青年人和知识阶层的审美需求比较合拍,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。我国的实践证明,小剧场戏剧只有走艺术革新探索与贴近观众、进行有效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,才会立于不败之地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